课程关键词:电力行业创新培训 电力行业创新培训课程 电力行业创新培训机构
课程背景:
国际能源署发布报告指出:全球能源以清洁能源为主导,电为核心,互联互通,共建共享的现代能源体系,代表了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和方向。
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能源互联网事务,创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,并指定国家电网公司作为牵头部门。
能源互联网“以清洁能源为主导,电为核心,互联互通,共建共享”为方向。具备产业属性、网络属性和平台属性的“特征”;通过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工科专业进行“业务融合”,实现物理电网和科技元素的有效融合。国网公司求通过开展打造“能源互联网”工作,实现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的奋斗目标。
作为电网基层企业的员工,如何明确自身的行动准则和工作方法,将本岗位的工作职责与公司战略目标结合,持续有效地开展工作,成为企业基层人员的能力建设的“当务之急”。
本课程通过对新工科科技应用元素进行探索和辨析,梳理内在逻辑关系,明确战略规划的内涵要求,对战略政策进行正确解读;通过分析电力企业主营业务和资源配置历史沿革,阐述电力体制改革的必然因素;通过关注时下电力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热门话题,确定从业人员的业务要求,明确新业务的建设方向。
企业学员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,为实现“能源互联网”的战略目标,提供有力的人员保障和技术支撑作用,不断促使企业高效发展。
课程时间:2天,6小时/天
课程对象:班组长、项目经理、高级主管等
课程收益:
● 通过课程学习,学员对现有科技元素了解,掌握,明确电力企业的现状,并对电企的发展前景进行有效定位。
● 学员通过对政策解读,牢固掌握新兴业务的范围及方向,与自身业务有效对接、融合,逐步进入岗位角色。
● 通过课程学习,学员明确“能源互联网”和科技元素的内在逻辑关系,将企业战略规划读懂读透,更为准确地把握工作切入点。
● 学员通过分析电力企业主营业务和资源配置历史沿革,明确“能源互联网”在建设过程中,来自人机、料、法、环等各领域的新思潮、新技术和新工艺,有效对其进行辨析,制定并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最优方案。
● 通过课程学习,学员善于运用系统平台管理手段和辅助方法,将自身经验逐步沉淀、内化,以系统平台数据的输出形式,逐步完善管理动作,促使工作高效开展。
● 通过课程学习,学员牢固树立“PDCA”的管理思路和工作模式,适时对本职工作注入策划、实施、检查、改进等环节,确保节点把控,实现工作质量的提高。
● 学员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,明确“能源互联网”打造过程中,对自身知识水平、专业技能的新要求,努力学习新知识,不断将业务整合,持续培养创新能力,采用灵活多变的工作方法开展业务工作。
课程特色:
● 讲师讲解,立足现场实际,深入浅出的讲解演绎让学员充分理解。
● 形式多样,培训采取课堂集中培训的形式进行通过课堂讲述、视频播放、图片展示、案例分析等方式,使学员充分牢固掌握课堂所学知识。
● 实战演练,面对面进行问题提出及解答,确保人员明确重点和难点。
● 案例演示,通过经典设备管理案例,明确重点内容是否掌握。
课程方式:视频播放、图片展示、案例分析、小组讨论。
课程大纲
第一讲:业务融合中探求“科技元素”
一、电网面临“三重挑战”
1、电网形态复杂化
2、电力市场倒逼化
3、多边市场数字化
二、测-传-控-馈“四大结构”
1. “测”——感知层
1)感知点规模大
2)采集数据全面
3)涵盖范围广泛
2. “传”——网络(传输)层
5G新技术应用(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,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)
1)高数据速率
2)减少延迟
3)节省能源
4)降低成本
5)提高系统容量
6)大规模设备连接
3. “控”——平台(数据)层
1)数据统一汇集
2)数据统一标准
3)数据统一管理
4. “馈”——应用层
1)智能化服务
2)人性化服务
3)数据价值体现
第二讲:应用手段“百花齐放”——“大云物移智链”等
一、大数据
1、处理前:海量、高增长率、多样化的信息资产
2、处理后:更强的决策力、洞察力和流程优化力
二、云计算
1、对资源的有效管理
计算资源、网络资源、存储资源
不限时间、空间,按需分配
2、对应用软件的弹性管理
通用应用软件封装好、标准化
待需要应用时,实现自动部署
三、物联网
1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
2、约定协议信息交换和通信
3、智能化识别、定位、跟踪、监控和管理
4、物与物、人与物、人与人的互联
四、移动互联网
1、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结合
2、移动端对因特网信息访问
3、核心是互联网
4、移动是桌面的补充和延伸
5、应用和内容是根本
五、人工智能
1、感知理解世界
2、分析数据信息
3、决策或建议
4、汲取经验教训
六、区块链
1、分布式数据存储、点对点传输、共识机制、加密算法
2、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
3、中共中央集体学习对区块链的新要求
4、国网区块链公司成立的背景、智能和业务
第三讲:建设项目“系统庞大”——六方面
一、内部业务
二、外部业务
三、独立业务
1、数据共享
2、基础支撑
3、技术攻关
4、安全防护
四、终极目标“互联互通,共建共享”
1、科技元素“三大性质”
1)覆盖性——能源流“潮汐合理”
2)交互性——信息流“高速通行”
3)敏感性——业务流“高效运转”
2、“三流合一”贯穿“三端”
1)能源流、信息流、业务流合一
2)生产端、传输端、消费端协调
第四讲:“新工科”与“老专业”的交互
一、“老三篇”起家的“行业王国”
1、开山鼻祖的“正统衣钵传承”
电机电器“特种性”
电力系统“涵盖性”
高压绝缘“耐久性”
2、电工理论“人文素养渗透”
专业技术纵向到底
体系管理横向到边
交叉融合持续发展
二、“新三板”跟进的“后起之秀”
1、仪表记录——就地与远动
2、设备控制——人工与自动
3、材料选用——电缆与通信
4、业务实施——经验与数据
三、硬件实施的强弱电“兼容”
1、电力电子技术的“应运而生”
电力、电子、控制理论的“相互渗透”
2、器件制造与电路设计“完美搭配”
电路设计理念与半导体开关控制
3、继电保护与测控装置的“新旧交替”
继电保护元件的“单一性”、“离散性”、“孤立性”
综合测控装置的“多样性”、“集成性”、“网络性”
四、软件算法的“百家争鸣”——“测-算-控-馈”原理致胜法
1、炎黄子孙的“谋略性”
2、宏观战略的“针对性”
3、院校学院的“偏向性”
4、大师学派的“多元性”
5、装备制造的“投入性”
6、科技企业的“介入性”
7、产业集团的“习惯性”
8、施工组合的“灵活性”
第五讲:电网人员职业发展规划
一、从业人员工作类型评估
问题提出:我的工作类型是什么?
1、“技术型”从业人员
1)“横向”发展——横向到边
2)“T”型思路
3)参照对象——项目经理、职业经理人
建议:在钻研专业技术的同时,努力向体系管理方向发展。
2、“管理型”从业人员
1)“纵向”发展——纵向到底
2)“π”型思路
3)参照对象——专业技术工程师、点检员
建议:在学习和掌握体系管理方法的同时,适当选取1-2个方向,向专业技术纵深方向探索。
3.、个人职业发展核心要义
专业技术+体系管理=生产管理(运营管理)
二、在“四大矛盾”中落实管理方法
1、战略规划和运营管理的“交叉点”
1)战略规划策划在前
2)运营执行重在落实
3)偏差纠正及时变更
4)节点定位闭环控制
2、体系管理和专业技术的“交汇点”
1)体系管理规避风险
2)专业技术锻造业务
3)横向到边纵向到底
4)二维控制矩阵管理
3、上级组织和下级人员的“交融点”
1)上级沟通问题反馈
2) 下级协调绩效明确
3)“利义统一”持续高效
4)奖惩分明分配合理
4、内部需求和外部沟通的“交织点”
1)内部需求确保满足
2)外部沟通持续有力
3)坚持原则灵活变通
4)长期合作荣辱与共
三、扮演工作“六大角色”
1、项目“全面规划”的“设计大师”
1)典型特质:项目“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”
2)赋能建议:项目制定合理,条目取舍适度
2、进度“雷厉风行”的“首席运营”
1)典型特质:执行过程干净利落,态度坚决
2)赋能建议:培养高效执行能力,不拖泥带水
3、诊断“目无全牛”的“技术大咖”
1)典型特质:专业技术“百问不倒”,设备会诊如“华佗在世”
2)赋能建议:立足本职岗位,潜心修炼业务能力
4、协调“持续高效”的“谈判专家”
1)典型特质:上、中、下各层次、多部门“为我所用”
2)赋能建议:对上“诉苦”,对中“诉难”,对下“诉心”
5、解决“最后一米”的“关键先生”
1)典型特质:急难险重“皆在掌控”,意外事件“有惊无险”
2)赋能建议:注重“结合部”、“衔接处”和“风险点”管理
6、样板“示范推广”的“职业高手”
1)典型特质:善于分析、归纳、总结业务亮点,灵活运用平台系统
2)赋能建议:资料归档到位,图表数据运用合理,论证性能强
课程收尾、回顾课程、答疑解惑、合影道别
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达师管培看到的,谢谢!